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(新聞聯(lián)播):位于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的武氏祠,現(xiàn)存有我國規(guī)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漢碑以及漢畫像石群。今天(6月29日)的《文化中國行》,我們一同走進武氏祠,探尋石刻上的華夏文明。
竹帛難存,金石永固。1800多年前,漢代匠人們精心雕琢的石碑、石刻留存至今。
東漢晚期,世代為官的嘉祥武氏家族修建了武氏祠,包含至少三座祠堂以及墓室、石碑、石闕、石獅等。其中唯一可以確認主人身份的祠堂名叫武梁祠,武梁是隱居鄉(xiāng)間的一位儒士。武梁祠是整個武氏祠的精華與核心,石壁上,有目前發(fā)現(xiàn)最早關于三皇五帝的形象記錄,伴隨榜題文字,用圖文互證的方式展現(xiàn)遠古帝王的形象,他們也是華夏文明的奠基者。黃帝,中華民族人文初祖,陜西黃帝陵的黃帝像就使用了源自武梁祠的形象藍本。
整個武氏祠共40多塊漢畫像石,從神話傳說到經(jīng)史故事到現(xiàn)實生活,體現(xiàn)了東漢時期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底蘊。
“孔子見老子”——文化史上著名的會面,在漢代,這一場景被反復刻畫在各種石壁上。武氏祠內(nèi)保存的這幅清晰再現(xiàn)了儒、道兩位創(chuàng)始人交流思想的歷史畫面。
武氏祠畫像石中還有多幅孔門弟子圖,展現(xiàn)了孔子辦教育的豐碩成果。藺相如完璧歸趙的“信”,羊公設義漿方便行人的“仁”,一個個故事刻畫出儒士的理想與追求。
魯迅先生稱贊“惟漢人石刻,氣魄深沉雄大”,他收藏了大量武氏祠漢畫像石拓片。在北京魯迅博物館展出其中一幅,至今仍能讓人感受到大漢的氣魄。
武氏祠漢畫像石相關拓片一經(jīng)展出都深受歡迎,它記錄的智慧與文明吸引了眾多海內(nèi)外研究者。2021年,首都師范大學圖書館發(fā)起了館藏武氏祠拓片修復計劃,目前已完成修復工作,讓古老藝術重煥新生。
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,武氏祠石刻畫像映照出漢代社會文化的璀璨光芒,從中不僅能領略傳統(tǒng)文化的魅力,更可以感受中華民族生生不息、源遠流長的精神力量。
本文鏈接:http://www.jsaykz.com/v-146-2731.html【文化中國行】山東嘉祥武氏祠:石刻上的華夏文明
相關文章:
朋友早安問候語40條04-15
女性專屬朋友圈文案09-13
郵政工作年終總結01-21
公司預算員年度工作總結19篇(精選)01-07
四年級班隊工作計劃10-25
2024年數(shù)學教師學期教學工作總結(八篇)10-14
小學教師的檢討書12-23
個人誠信考試承諾書12-05
實用的保密協(xié)議書11-16
畢業(yè)生就業(yè)自薦書07-16
新晉教師入職培訓心得10-19
追風箏的人閱讀心得08-16
一次愛心活動作文02-18
小學生必知的文學常識12-20
童年趣事結尾好句12-07
過元旦的作文300字11-21
2025年甘肅證券從業(yè)資格考試時間:6月28日-29日01-30
吉林理科510分能報考什么大學01-14
如何查廣西高考成績單09-23
二年級語文北京教學反思02-26
子貢傳閱讀練習及譯文09-06
愛情誓詞古代文言文版08-16
謎底是熊的謎語07-26
火鍋店宣傳文案12-25
違規(guī)套取財政資金的自查報告12-11
愛上你,戀上煙日記08-23
汽車養(yǎng)生坐墊的廣告詞07-27